歡迎訪問名品商標轉讓網(wǎng)站(salesunderwears.com)專業(yè)商標交易、買賣平臺。

如何走出貼牌加工中商標使用的“迷局”?

發(fā)布日期:2019-09-21 00:38:58

目前,‘中國制造’已遍布全球。有統(tǒng)計顯示,僅在美國商場里,紡織品、玩具、消費類電子產(chǎn)品等一半以上都是貼著外國商標的‘中國制造’。其中,家電行業(yè)而言,我國有90%的家電廠家正在從事或從事過貼牌加工。名品商標轉讓網(wǎng)salesunderwears.com

貼牌加工,又稱定牌加工,是指國外注冊商標的權利人委托國內生產(chǎn)廠家生產(chǎn)使用該商標的產(chǎn)品,但該產(chǎn)品并不在中國境內銷售而是全部銷往國外。

如果該產(chǎn)品上的商標與國內他人在相同或類似商品上注冊的商標相同或近似的,是否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一種觀點認為不構成侵權,主要理由是,區(qū)分商品來源是商標的基本功能,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是構成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前提。貼牌加工是基于有權使用商標人的明確委托,并且受委托貼牌加工的商品不在中國境內銷售,不可能造成相關公眾的混淆、誤認,不應當認定構成侵權。持這種觀點的人還舉出了政策方面的考慮,認為在我國沿海經(jīng)濟的發(fā)展中,代工行業(yè)所起的作用仍然不容忽視,在我國企業(yè)整體知識產(chǎn)權水平不高的現(xiàn)實情況下,一概機械地將此種貼牌加工視為侵權行為,無疑會將此類代工工廠逼上絕境。

另一種觀點則持相反意見,主要理由是,在現(xiàn)行的法律框架下,根據(jù)我國現(xiàn)行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一)項的規(guī)定,除非屬于正當使用,只要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許可,在同一種商品或類似商品上使用與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商標,即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并非以造成混淆或誤認為構成要件。而且,使用該商標的行為以及貼牌的商品均是客觀存在的,盡管貼牌的商品沒有在中國境內銷售,但相關公眾仍可能對商品或者商品的來源產(chǎn)生誤認。但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的新修改后的商標法第五十二條第(二)款對此進行了修改,引入了混淆要件,其規(guī)定:未經(jīng)商標注冊人的許可,在同一種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近似的商標,或者在類似商品上使用與其注冊商標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標,容易導致混淆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由此問題出現(xiàn)了,在新修改的商標法的框架下,上述行為是否還屬于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行為,需要進一步探討。

司法實踐中對此并未形成統(tǒng)一的裁判尺度和標準,如在貼牌加工大省浙江省,近年出現(xiàn)過結論各異的判決。高人民法院對此已經(jīng)表示關注,但目前對此類案件的處理尚無統(tǒng)一定論。

另外,在商標授權確權案件中涉及撤銷三年不使用訴訟時,也會涉及到貼牌加工中的商標使用問題。實踐中對此亦存在分歧意見,其爭議點主要在于貼牌加工中的商標使用是否屬于商標法意義上的商標使用。如在‘SCALEXTRIC’案中,一審法院認為貼牌加工的商品并未投入到中國市場,中國境內的相關消費者亦無接觸到該商品的可能性,因此該使用行為在中國境內無法起到區(qū)分商品來源的識別作用,不屬于商標法意義上的使用行為,從而撤銷了相關商標的注冊。二審法院則持相反意見,認為雖然貼牌加工的商品并未實際進入中國市場,但是如果不認定貼牌加工為商標使用行為,相關商標專用權因未使用而構成被撤銷的理由,恐不盡公平,且有悖于拓展對外貿(mào)易的政策,因此相關商標的注冊應予維持。

不難看出,法律規(guī)制和政策衡量將是破解貼牌加工中商標使用問題‘迷局’的兩把鑰匙。

商標交易,請認準名品商標轉讓網(wǎng)!免費找商標!

免費咨詢服務

18868306888

商標交易,
請認準名品商標轉讓網(wǎng)!

免費
咨詢

服務熱線:

18868306888

服務
熱線
免費
咨詢
我的
收藏

免費獲取報價

找商標?不了解商標交易?免費咨詢品牌顧問